教育动态
最近更新
[成果推介] 丰富的教学资源建设拉近课堂与现场的距离

[编者按]该成果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为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课题验收评审会上得到评审专家的好评。

一、以广泛深入的调研为基础,以丰富的工程资料充实课程教学资源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是我校比较年青的一个专业,课程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校内的实训条件还远远不能满足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为此,课题组通过对中铁九局、十三局、十九局等二十余家知名企业走访调研,积累了工程图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视频、工程照片、工程案例PTT等数百份工程素材,为满足《隧道工程施工》的教学需要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二、根据《隧道工程施工》的课程特点,分类构建课程资源,课程的资源建设给专业建设注入了活力

我们在教学资源的收集、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主要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把握:

(1)充分利用原始素材,实现工学结合

通过30个有影响的隧道工程的视频,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山岭隧道、城市地铁隧道、水底隧道有一个清晰的感观认识。用1000余张工程照片、100余个视频及动画展示隧道的施工工艺。

通过沈阳地铁工程、省内公路隧道、铁路隧道10余本工程图纸,加深学生对隧道结构的认识;以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交底等工程资料,实现对施工技术的学习与掌握。

用50多个隧道工程实例PPT,介绍隧道施工的主要技术关键点,拉近了课堂与现场的距离,也加深了学生对隧道工程施工的重点与难点的理解。

(2)课程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实现工学结合的互动性

由积累的素材分类加工,挑选典型的80个视频,分为“城市地铁隧道案例、山岭隧道施工案例、山岭隧道施工艺、盾构隧道施工、水底隧道施工”五部分,与施工企业合作完成工学结合的施工仿真模拟系统和“施工人员练习训练和模拟考试系统”(含400道习题和10套模拟考试题),实现校企共享,加深了校企合作关系。

(3)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课程教学有的放矢

课程教学以基本工作过程原理,以隧道工程项目为载体,围绕山岭隧道施工、盾构法施工、沉管法施工、特殊地质隧道施工,引入真实的工作任务,以施工员为主体的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综合之后,得出典型工作任务:接受施工任务、查阅图纸资料、现场调查、编写施工方案、施工交底、控制施工动态、调整施工方案、工程检查验收。通过积累的教学资源,可以较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环节的实施。

采用“虚拟项目法”、“角色扮演法”、“隧道模型制作大赛”等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掌握专业能力同时,强化社会能力和工作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相互沟通,充分了解教学项目的知识背景,给定一个工作任务,让学生通过资讯从多角度提出解决的方法,那么就可能出现:a.应该怎样解决;b.为什么这样解决;c.还应该哪些其它的方法;d.收集多种反馈信息。形成的认知突出强调回到实践中去验证这个环节,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得到扩展,培养基于实事进行决策的思维,真正锻炼学生的现场适应能力。

三、专业人才培养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首届07级学生和第二届08级学生在中铁九局、中铁十三局、中铁十九局等单位承担的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城市地铁等工程项目实训,凭着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深受实训单位领导的好评。多人在实训单位举办的岗位技能竞赛中获得先进个人称号。

两届毕业生106人就业于中铁九局、中铁十三局、中铁十九局等大型国有企业,实现了100%的协议就业;初步形成了顶岗实训、随岗就业的专业建设模式。

*该成果摘自2009年校级课题“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隧道工程施工》核心课程研究与实践”(教研0914),主持人:建工系 王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