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动态
最近更新
[理论探讨]高职院校的专业门类数量与就业的相关性

在管理组织理论中,管理幅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下级数目。格兰丘纳斯(Graicunas)认为,一个人的管理幅度是有限的,实现有效管理必须克制管理幅度。那么,在高校管理中,是否专业设置过多会突破高校管理系统所能承受的专业管理幅度呢? 与麦可思进行合作研究的许多校长和院长指出,专业数越多,越不容易集中精力抓好专业建设,容易影响到培养质量。那么,对于高校来讲,是否开设专业过多会顾此失彼,难于全面提升培养质量?这一直是高校管理者关心的问题。当然,对于综合型的研究型大学,专业“大而全”不是个问题——即便如此,工学类仍然是哈佛和北大的弱项——但对于有行业特色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这的确值得关注。

本期我们利用麦可思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调研数据来分析:专业数目多是否会对就业产生影响?是专业门类多还是专业小类数量多会对就业产生影响?下期我们将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在此抛砖引玉,以此研究为高校管理者提供一个可资讨论的话题。

>>>主要结论

高职院校开办的专业大类较多,其培养的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有所降低。所办专业大类在5个以下的高职院校半年后就业率平均

我们采用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离校半年后的调查数据。将选取的样本控制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是为了排除就业市场的差异性对就业结果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的数据涵盖了该地区85所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总样本数为6.3万,共覆盖了教育部划分的18个高职专业大类,高职专业小类中的217个。

本文数据分析表明,高职院校开办专业门类(专业大类)数量较多,对其培养的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均呈现消极的影响。

经我们检验证明,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主要受到专业大类的数量的影响,而在同一个专业类下的专业小类数量的多少并不明显影响该专业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本研究包括了18个高职专业大类,按开设专业大类的数量分成3个档次(分别为5个大类以下、5-10个大类、10个大类以上),查看处在开设专业大类数量的各档的高职院校在主要就业指标上的差异。为92.3%;专业大类在5-10个的高职院校为90.4%;而专业大类在10个以上的高职院校为89.4%。

高职院校开办的专业大类数量越多,其培养的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质量就越低。月收入和专业对口率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分析发现:所办专业大类在5个以下的高职院校,其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平均为2109元,专业大类在5-10个的高职院校为2035元,而专业大类数量在10个以上的高职院校下降到1963元;所办专业大类数量在5个以下的高职院校,其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54%,而专业大类数量为5-10个和10个以上的高职院校,分别为53%和52%。

? 就业质量低会影响到工作的稳定性。专业大类在5个以下的高职院校,其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1%,而专业大类在5-10个和10个以上的高职院校,其半年内的离职率分别上升到45%和46%。可见,高职院校所办的专业大类数量越多,其培养的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的工作稳定性越低,或者说初次就业质量较低。

就业质量低也导致了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降低。专业大类在5个以下的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为53%,专业大类在5-10个的高职院校为45%,而专业大类为10个以上的高职院校为41%。

本研究数据分析也发现,在同一个专业大类中,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小类数量对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没有呈现规律性影响。

综上所述,当高职院校开办了较多学科跨度很大的专业时,就可能会降低全校整体的就业质量;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定位、资源的丰富性均不同于综合型的研究型大学,如果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有优势的、有办学传统的、符合当地区域经济需求的少数专业大类的办学上,更容易取得好的培养效果,更能锁定办学特色,更能满足培养应用型职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相反,如果学校开办专业时,盲目地追求“热门”或“大而全”,会负面影响全校整体的就业结果,甚至优势主干专业的培养质量也可能葬身于顾此失彼的“大而全”的汪洋之中。

当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设计来缓解门类过多带来的管理问题。 譬如可以按专业类别来设立二级学院,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解决专业门类多而不增加校级领导的管理幅度。但是,二级学院的管理权限要加以合理设置。在任何情况下,管理层次的增加必然带来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管理、效率,信息也必然在任何两个管理层的双向传递中出现损耗和失真。组织设计能够解决的幅度问题是有限的,特别是跨学科的不同专业门类管理,对一个高校领导更具挑战性。专业门类、院系设置、高校类型与培养结果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可以提供一个有趣的参考。

摘自中国高职高专网(消息来源:麦可思研究)